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KaaS] 網路技術成熟,大數據分析將入侵航空業

資料來源:
https://ift.tt/2GuaeBR
本文:
全球經濟步入緩步復甦,經濟學家擔心缺乏動力之下經濟將呈現平庸化、兩極化局面,各國政府寄望新興科技能帶動工業革命一樣的效果,對個別產業而言,數位化也是突破獲利瓶頸,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的關鍵,其中又以大數據分析能力最為重要,上月在德國漢堡舉行的航空用品展 (WTCE) 上,一個最新的趨勢就是「個性化」。


個性化將是航空公司推動獲利成長的核心。Tnooz 報導指出,從餐飲服務到娛樂服務,航空公司專注於將旅行從同質體驗轉變為個性化旅程,甚至在消費者都沒察覺自己的偏好之前,就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這些都是大數據,也是這次漢堡航空展上的重要趨勢,包括要多少數據、如何管理、分析方法都是討論重心。雖然近期數據收集與濫用引發業界與消費端對隱私的擔憂,加上歐盟個資法即將於 5 月底上路,但如何適當使用數據,突破現有的營運瓶頸,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展會上有幾項有趣的應用實例,如數據科學技術新創公司 Black Swan Data 宣布與海航集團旗下的航空配餐公司 Gategroup 合作,藉由分析乘客資料與社群媒體喜好,預測乘客可能會選擇什麼樣的餐點來設計菜單內容,這項合作已經有效降低 50% 的食物浪費,增加 15% 生產力。
一家聊天機器人開發商 Aviget 讓航空公司透過 Facebook Messenger、Viber 和 WeChat 等平台,以一對一的方式服務乘客。聊天機器人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理解一般乘客詢問的問題,譬如幫助乘客找到低於 150 美元從希斯洛機場飛到雅加達的機票,或是回答乘客關於是否能夠攜帶兩件登機行李的一般問題。
FoxTripper 的移動地圖服務軟體還能提供飛機行經路線的資訊,讓乘客預定目的地的活動,結合乘客資訊與這個過程中的追蹤資訊,FoxTripper 平台可以預測乘客喜歡什麼樣的產品與服務。這些由數據驅動的服務與工具可為乘客提供真正的個人體驗,同時向航空公司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做為微調與改善體驗的依據。
使用人工智慧可以確定誰喜歡漫威電影、哪些飛行路線的人特別喜歡吃薯片、哪些人更可能購買手錶。隨著累積愈來愈多數據,可以更準確地預測乘客需要什麼,甚至可以提前幾個月預測到這些偏好。這些技術應用其實已經存在一段時間,如亞馬遜的購物平台以及 Netflix 的影片推薦功能,但隨著網路技術改善,這波大數據服務已經入侵航空業。
報導認為,大數據分析將可解決當今航空業者在高度商品化和競爭市場中面臨的問題,即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增加每位乘客的收入,並改善整體乘客體驗。當然數據分析的效果無法一觸可及,採用過程也可能觸及一些隱私的疑慮,但觀察這次漢堡航空展上新創公司活躍的表現,預料個性化飛行體驗將成為航空業的下一個戰場。
(首圖來源:Flickr/Delta News Hub CC BY 2.0)
心得討論:
標題說航空業聽來嚇人,但目前這樣服務就是用在服務,與人溝通的部分而已,根據用戶的過去資料以及相同旅程的習慣性來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